“花生叶斑病防治方法

发布者:BENO发布时间:2022-07-20 11:09浏览次数:

花生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。褐斑病又叫“早斑病”;黑斑病又称“黑疽病”。这两种病遍及我国主要花生产区,且非常常见。多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的同一叶片上。轮作地发病轻,连作地发病重。重茬年限越长,发病越重,往往不到收获季节,叶片就提前脱落,这种早衰现象常被误认为是花生成熟象征。花生受害后一般容易造成减产。
 


 

花生叶斑病症状

花生叶斑病是叶部黑斑病、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总称,病害能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甚至同一叶片上。褐斑病发生较早,约在初花期即开始在田间出现;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生较晚,大多在盛花期才在田间开始出现。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病较重,引起严重落叶。

三种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上,叶柄、托叶,茎上也受其害。先在下部较老叶片上开始发病,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,发病严重时在茎秆、叶柄、果针等部位均能形成病斑。叶片正面的叶斑周围有清晰地黄色晖轮;叶片黄褐色至暗褐色。

1.褐斑病。多发生在叶的正面,病斑为黄褐色或暗褐色,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约4~10毫米。病斑的周围有一清晰的黄色晕圈,似青蛙眼,叶背颜色变浅,无黄色晕圈。有时在病斑上产生灰白色的霉状物。在茎、叶柄和果针上形成椭圆形病斑,暗褐色,稍凹陷。

2.黑斑病。发生比褐斑病晚,病斑小而圆,暗褐色或黑褐色,直径1~6毫米。病斑边缘较褐斑病整齐,无黄色晕圈或不明显。叶背着生许多黑色颗粒点,排列成同心轮纹,其上着生成丛的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
 


 

花生叶斑病病原

Cercosporidium state of My cosphaerlla berkeleyi W.A.Jinkins 称落花生小球壳的短胖孢阶段。异名Cladosporium personatatum、Cercospora personata等。子实体生于叶两面,以叶背居多。梗座生于表皮下,近球形或长条形,褐色至黑色,宽75-197μm。分生孢子梗极紧密簇生,青褐色至烟黑色,色泽均匀,宽度较规则,直立或稍曲,具曲膝状折点1-3个,不分枝,平滑,孢痕疤明显,厚而突出,宽1.8-3.1μm,座落在折点处,具横隔膜0-1个,大小16-59.6×4.4-7.9(μm)。分生孢子暗青黄色,圆柱状,倒棍棒形,直立或略曲,顶部钝圆,基部倒圆锥平截,基脐明显,宽1.9-3.1μm,具1-8个横隔膜,多为5个,不缢缩,大小18.1-69×5.2-8.8(μm)。除为害花生外,还为害豆科植物。

 

花生叶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

病菌以子座或菌丝团在病残体上越冬,也可以子囊腔在病组织中越冬,但不是主要初侵染源。翌年遇适宜条件,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,孢子落到花生叶片上,遇适宜温度和水滴,萌发产生芽管,直接穿透表皮进入组织内部,产生分枝型吸器汲取营养。病菌生长温限10-37℃,适宜为25-28℃。秋季多雨、气候潮湿,病害重;少雨干旱年份发病轻。土壤瘠薄、连作田易发病。老龄化器官发病重;底部叶片较上部叶片发病重。鲁花3号、海花1号、蔓生型小粒种易感病。

 

花生叶斑病防治方法

1.农业防治。
   (1)清除病残体:收花生时,尽可能将病残体或落叶收集起来,作牲畜粗饲料。播种前及时处理堆放的花生秧垛,以消灭病害初次侵染源。
   (2)轮作换茬:花生叶斑病的寄主单一,只侵染花生,因此与甘薯、小麦作物隔年轮作或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,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。
   (3)选用抗病品种。
   (4)加强田间管理。

2.药剂防治。

在花生生育期内,自始花起,根据病情每10~15天喷1次药,连续喷2~4次,每次每亩喷药液50~75升,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病害发展的效果。常用药剂有: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,75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~2000倍液,80%代森锰锌400倍液,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~800倍液,波尔多液200倍液(硫酸铜:生石灰:水为1∶2∶200)。生育后期不要喷施多菌灵,以防诱发锈病。采用进口的12.5%“消斑灵”每次每亩32克兑水60升,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共喷两次,防病效果达85.81%,而且不会诱发后期锈病的发展。还可应用抗枯宁500倍液于6月底至8月中旬,每15天叶面喷施1次,每次用药75毫升,共喷4次。并在第一次叶面喷药时用100升药液灌墩,防治效果较好。

免责声明:以上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搜集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经销商有价值信息,不代表荷兰诺德韦克化工集团任何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您对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存在异议,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,我们会及时作出处理、更正或删除。